找到相关内容312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慧远“沙门不敬王者论”的理论基础

    一幕:  义熙十二年八月初动散,至六日笃。大德耆年皆稽颡  请饮鼓酒,不许。又请饮米汁,不许。又请以蜜和水为  浆,乃命律师令批卷文得饮与不。卷未半而终,春秋八  十三矣。(注18)  高僧传并说,...

    周伯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4270824.html
  • 救国、宗教抑哲学?──梁启超早年的佛学观及其转折(1891--1912)

    固然在国家前景顿时自佛学中找到思想的出路,社会上的佛教界,正饱尝多年衰败,以及地方人士积极以庙产为兴学之资的苦果。  8.梁启超,《清代学术概论》,页149。此处的「定」字,当是《大学》中「知止而后...

    王俊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5970836.html
  • 林清玄学佛散文的教主形象

    对其人格的形象就有更高的要求,希望「教主」就是「神」的化身,是圆善完美的道德形式,以其特有的神圣形态,来疏导世俗的混乱生活,迈向新的生存秩序。在现  页8  实世界中要当「教主」有极大的难度,必须...

    郑志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1070842.html
  • 《大藏目录》与《蓝本入藏目录》比较分析

    与其它〈初雕本〉一起发现,到  编号572-585霸、赵、、横、假、途、减、号、践、土、会、  盟、何函为止,所收录的〈法苑珠林传〉一百卷 西明寺沙门释  道世撰中,可以把会函的〈法苑珠林传〉第...

    释成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470851.html
  • 佛教譬喻(Avadana)文学中的男女美色与情欲

    牵人陷入尘网,于轮回,这特别反映在佛教的身体观和性别观上。SueHamilton指出佛教虽然持守中庸之道,反对极端残害身体的苦行,但是仍主张禁欲,要求将对身体的照顾降低至维持修行的基本条件。3基本上...

    李玉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3070857.html
  • 南唐三主与佛教信仰

    晚膳,始复常珍,谓之『半堂食』。」[35]  后主信佛深受烈祖和中主的影响,加上天性仁厚,好生戒杀,以及后来遭遇阨,因此信佛的程度更过于他的父亲和祖父。后主信佛笃诚,中年 ( 三十二岁,968 ) ...

    陈葆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0470895.html
  • 从朱颜轩冕到云水高僧 大金故慧聚寺严行大德闲公塔铭考

    必以礼貌”B15。  据塔铭所记,这位张通古也是张伟的“平生友人”,张伟在浊世忧烦恼时,曾寄诗通古以表达自己的苦闷和打算出世的决心。张伟为僧后,还曾远赴上京(今黑龙江阿城市南)再访知己(残文中“...

    伊葆力 卢迎红 孟一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93170971.html
  • 陈英善:评《从“法性即无明”到“性恶”》(2)

    典范预设「不但在立论上陷于内在理路  的思和偏颇,且不能依判准一致的原则用之于本系,甚至  这些立论在作者主观看法和文本之间会相互解构。其次,不  但三系说典范之预设有上述问题,在用之于评判唯识和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3771102.html
  • 《维摩诘经.入不二法门品》论析--以水平诠释架构为论述依据

    公开,让我们参考取法,使我们也有可能,藉助此窍门而进入“不二”的世界,以期获致绝对喜乐,这是本品最终旨意所在。  当然此种改变之难度甚高,且需长时间努力;然而一旦改造成功,将可受用无穷;《维摩诘经》〈...

    许宗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471151.html
  • 追思华梵大学创办人晓云法师

    ,应当效法学习佛陀化度众生的悲愿情怀,切莫忘记“且向有人行处行”,自动承担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的菩萨道。  三、坚定不移的信念   晓云法师曾说:“没有苦、,艺术家是创作不出好作品的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671324.html